熱工計(jì)算中常用的名詞解釋
一、溫度:
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物體內(nèi)部大量粒子熱運(yùn)動的劇烈程度和粒子熱運(yùn)動平均動能的大小。
溫度的數(shù)值標(biāo)尺稱為溫標(biāo)。
國際單位制規(guī)定熱力學(xué)溫標(biāo),稱絕對溫標(biāo),單位:開爾文(K),符號:T 中文代號: K
生產(chǎn)生活中常用的溫標(biāo)是攝氏溫標(biāo),它是把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下的純水開始結(jié)冰的溫度(冰點(diǎn))定為零度,把純水沸騰時的溫度(沸點(diǎn))定為100度,在0度與100度之間分出100個等份,每一份就是1度。單位:攝氏度,符號:t 代號:℃。
攝氏溫標(biāo)的每 1℃與熱力學(xué)溫標(biāo)的每 1K相同。
兩種溫標(biāo)的關(guān)系為:T = t + 273.16
二、熱量:
物體吸收和放出熱能的多少稱為熱量。 符號:Q 單位:J/s (焦耳/秒)
傳熱的基本方式
1、 傳導(dǎo)傳熱:導(dǎo)熱即傳導(dǎo)傳熱,它是依靠物體中微觀粒子的熱運(yùn)動而傳遞熱量的。
熱 流:(q)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單位面積傳遞的熱量稱為熱流。 單位:W/m2。
傳熱量:(Q)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總傳熱面積(F)傳遞的熱量稱為傳熱量。
則有:Q = qf (W)
導(dǎo)熱系數(shù):(λ)材料的導(dǎo)熱系數(shù)是說明在穩(wěn)定傳熱條件下材料導(dǎo)熱性能的一個指標(biāo)。它的數(shù)值等于當(dāng)材料層單位厚度內(nèi)的溫差為1℃時,在1h內(nèi)同過1m2表面積的熱量。
幾種氣體的導(dǎo)熱系數(shù)[W/(m.℃)]
溫度(℃) |
空氣 |
氧氣 |
二氧化碳 |
水蒸氣 |
煙氣 |
0 |
0.0244 |
0.0246 |
0.0147 |
0.0162 |
0.0228 |
50 |
0.0279 |
0.0291 |
0.0186 |
0.0198 |
0.0271 |
100 |
0.0321 |
0.0329 |
0.0228 |
0.0240 |
0.0313 |
200 |
0.0293 |
0.0406 |
0.0301 |
0.0330 |
0.0401 |
300 |
0.0460 |
0.0480 |
0.0390 |
0.0433 |
0.0484 |
400 |
0.0520 |
0.0550 |
0.0472 |
0.0550 |
0.0570 |
500 |
0.0574 |
0.0614 |
0.0548 |
0.0675 |
0.0656 |
600 |
0.0621 |
0.0674 |
0.0620 |
0.0820 |
0.0742 |
700 |
0.0665 |
0.0727 |
0.0686 |
0.0975 |
0.0827 |
800 |
0.0705 |
0.0775 |
0.0750 |
0.1150 |
0.0915 |
900 |
0.0740 |
0.0818 |
0.0809 |
0.1332 |
0.1000 |
1000 |
0.0770 |
0.0856 |
0.0860 |
0.1520 |
0.1090 |
1100 |
0.0802 |
0.0936 |
- |
- |
0.1170 |
1200 |
0.0843 |
0.0982 |
- |
- |
0.1260 |
注:煙氣成份:CO2 - 13% H2O – 11% N2 – 76%
水的導(dǎo)熱系數(shù)
溫度(℃) |
0 |
20 |
30 |
50 |
70 |
100 |
導(dǎo)熱系數(shù)[W/(m.℃)] |
0.558 |
0.596 |
0.643 |
0.647 |
0.663 |
0.681 |
幾種有機(jī)液體的導(dǎo)熱系數(shù) [W/(m.℃)]
溫度(℃) |
乙醇 |
甲醇 |
丙酮 |
甲苯 |
苯 |
甘油 |
蓖麻油 |
重油 |
0 |
0.188 |
0.214 |
0.175 |
0.154 |
- |
- |
0.184 |
- |
25 |
0.184 |
0.211 |
0.169 |
0.136 |
0.144 |
0.279 |
0.180 |
0.119 |
50 |
0.177 |
0.207 |
0.163 |
0.129 |
0.138 |
0.283 |
0.177 |
0.115 |
100 |
- |
- |
0.151 |
0.119 |
0.126 |
0.286 |
0.171 |
0.111 |
幾種金屬材料的導(dǎo)熱系數(shù)[W/(m.℃)]
材料名稱 |
0 (℃) |
100(℃) |
200(℃) |
300(℃) |
400(℃) |
600(℃) |
800(℃) |
銀 |
428 |
422 |
415 |
407 |
399 |
384 |
352 |
純銅 |
401 |
393 |
389 |
384 |
379 |
366 |
|
黃銅(70 Cu 30 Zn) |
106 |
131 |
143 |
145 |
148 |
|
|
青銅(89 Cu 11 Sn) |
24 |
28.4 |
33.2 |
|
|
|
|
純鋁 |
236 |
240 |
238 |
234 |
228 |
215 |
|
純鐵 |
83.5 |
72.1 |
63.5 |
56.5 |
50.3 |
39.4 |
29.6 |
碳鋼(C = 1%) |
43.0 |
42.8 |
43.2 |
46.5 |
40.6 |
36.7 |
32.2 |
鉻鋼(Cr = 5%) |
36.3 |
35.2 |
34.7 |
33.5 |
31.4 |
28.0 |
27.2 |
鎳鋼(Ni = 35%) |
13.4 |
15.4 |
17.1 |
18.6 |
20.1 |
23.1 |
|
鉛 |
35.5 |
34.3 |
32.8 |
31.5 |
|
|
|
2、 對流換熱與對流傳熱:
在流體內(nèi)部依靠流體質(zhì)點(diǎn)的宏觀位移把熱量從高溫處傳向低溫處的過程稱為對流傳熱。
工程上遇到的實(shí)際傳熱問題都是流體與固體壁直接接觸時的換熱,傳熱學(xué)把流體與固體之間的換熱稱為對流換熱。
對流換熱的基本定律——牛頓冷卻定律
對流換熱的熱流與流體和固體壁面的溫度差成正比,既
q = α(tW - tf)
Q = α(tW - tf)F
式中 tW — 固體壁面的溫度 ℃
tf —— 流體的溫度 ℃
F— 對流換熱面積 m2
α— 比例系數(shù),稱對流換熱系數(shù), W/(m2℃)
對流換熱系數(shù)α是一個代表對流換熱能力的參數(shù),其數(shù)值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流體和壁面間溫度相差1 ℃時,每單位面積所傳遞的熱量。
牛頓冷卻定律也可以寫成: Q = △t ÷ (1÷αF)
平均換熱系數(shù)α的大致數(shù)值
對流換熱系數(shù) |
α[W/(m2℃)] |
對流換熱系數(shù) |
α[W/(m2℃)] |
空氣自然對流 |
3 ~ 10 |
水沸騰 |
2500 ~ 25000 |
氣體強(qiáng)制對流 |
20 ~ 100 |
高壓水蒸汽強(qiáng)制對流 |
500 ~ 3500 |
水自然對流 |
200 ~ 1000 |
水蒸氣冷凝 |
5000 ~ 150000 |
水強(qiáng)制對流 |
1000 ~ 15000 |
有機(jī)蒸汽凝結(jié) |
500 ~ 2000 |
相似準(zhǔn)數(shù):
尤拉準(zhǔn)數(shù) Eu = p /ρω2 Eu準(zhǔn)數(shù)代表靜壓頭與速度頭的比例。在流速變化很大而摩擦阻力損失較小的流動介質(zhì)中,它起著決定性作用。
雷諾準(zhǔn)數(shù) Re =ρωl/μ = ωl/γ 雷諾準(zhǔn)數(shù)是慣性力與粘性力的比值。
式中 l — 代表性尺寸,m (如原管的直徑或平板的長或?qū)挘?/p>
γ— 流體的運(yùn)動黏度 m2/s
ρ— 流體密度 Kg/m3
ω— 流體流速 m/s
μ— 流體的動力黏度 Pa.s
普特郎準(zhǔn)數(shù) Pr = μCp/λ=γ/α 普特郎準(zhǔn)數(shù)中只有流體的物性參數(shù),所以又稱為物性準(zhǔn)數(shù),它反映了流體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α— 導(dǎo)溫系數(shù) (α=λ/Cpρ)
3、 輻射傳熱:
黑體:能吸收全部熱射線的物體(A = 1)成為絕對黑體,簡稱黑體。
譜郎克輻射定律:單位時間內(nèi)從物體單位表面上向半球空間所輻射出去的總能量稱為物體的全輻射能力,用“E”,單位為 W/ m2
斯蒂芬-波爾茨曼定律(四次方定律)
Eo = CO(T/100)4
CO — 黑體的輻射系數(shù),數(shù)值為5.67[W/(m2.K4)]
在實(shí)際工程中,將輻射能力小于黑體的物體稱為灰體。實(shí)際物體的輻射能力與同溫度下黑體的輻射能力的比值稱為該物體的黑度。
ε= E/EO
E =εEO = εCO(T/100)4= C(T/100)4
式中 ε— 回體的黑度,ε= 0 – 1
C — 灰體的輻射系數(shù),[W/ m2.K4. ℃] C =εCO
常用工程材料的黑度ε
材料名稱 |
溫度(℃) |
ε值 |
材料名稱 |
溫度(℃) |
ε值 |
精密磨光的純銅 |
80 – 115 |
0.018-0.023 |
高鋁磚、鎂磚 |
—— |
0.8 |
無光澤的黃銅 |
23 - 350 |
0.22 |
炭化硅板 |
1300 - 1400 |
0.9-0.94 |
磨光的鋼件 |
770-1040 |
0.52-0.56 |
硅藻土粉 |
- |
0.25 |
新軋制的鋼 |
20 |
0.24 |
水泥板 |
1000 |
0.63 |
鋼板表層氧化 |
20 |
0.82 |
水泥 |
- |
0.54 |
表面氧化鋼件 |
940-1100 |
0.80 |
水(>0.1mm) |
0-100 |
0.95-0.96 |
氧化后的鐵 |
125-525 |
0.78-0.82 |
石膏 |
20 |
0.8-0.9 |
鑄鐵 |
500-1200 |
0.85-0.95 |
石棉水泥板 |
20 |
0.96 |
玻璃 |
22-90 |
0.94 |
石棉粉 |
- |
0.4-0.6 |
紅磚 |
20 |
0.93 |
煤 |
100-160 |
0.81-0.79 |
耐火黏土磚 |
20 |
0.85 |
雪 |
0 |
0.8 |
耐火黏土磚 |
1000 |
0.75 |
木材 |
20 |
0.8-0.92 |
耐火的磚體 |
1200 |
0.59 |
硬橡皮 |
20 |
0.95 |
抹灰的磚體 |
20 |
0.94 |
|
|
|
三、流體的密度:(ρKg/ m3 )
對于均質(zhì)流體,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稱為流體的密度。
即: ρ= m/v 式中 m ——流體的質(zhì)量 Kg ;
v ——流體的體積 m3 ;
ρ——流體的密度 Kg/ m3
對于氣體,在一定壓力、溫度的條件下,可按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計(jì)算。
ρ= Pm/RT 式中 P —氣體的絕對壓力, Pa
m —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 Kg/mol
T —熱力學(xué)溫度, K
R —摩爾氣體常數(shù), 其值 8.314J/(mol.K)
對于液體混合物,其組成通常用質(zhì)量百分?jǐn)?shù)表示。若以1Kg混合液體為基準(zhǔn),并假設(shè)各組分在混合前后體積不變,則1Kg混合液體的體積等于各組分單獨(dú)存在的體積之和,既:
1/ρm = ω1/ρ1ω2/ρ2 + …ωn/ρn
式中 ω1、ω2、ωn ——分別為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zhì)量百分?jǐn)?shù);%
ρ1、ρ2、ρn ——分別為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密度,Kg/ m3
對于氣體混合物,其組成通常用體積百分?jǐn)?shù)表示。以1m3混合氣體為基準(zhǔn),則1m3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等于各組分的質(zhì)量之和,既:
ρm =ρ1φ1 + ρ2φ2 + …ρnφn
四、重度:(γ N/ m3 )
對于均質(zhì)流體,單位體積流體所受的重力稱為重力密度,簡稱重度。
既: γ = G/V 式中: G —— 流體所受的重力,N;
V —— 流體的體積,m3
γ —— 流體的重度, N/ m3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G = mg 因此: γ = G/V = mg/V =ρg; G =γV (N)
式中: g —— 重力家速度 g = 9.807KN/ m3
在實(shí)際工程中,液體的密度和重度隨溫度和壓力變化而變化的數(shù)值較小,可視為一個固定值;而氣體的密度和重度隨溫度和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的值較大,不能視為一個固定值。常用的流體的密度和壓力的數(shù)值如下:
水在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和4℃時的密度和重度分別為:
ρ = 1000 Kg/ m3 γ = 9.81 KN/ m3
水銀在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和0℃時的密度和重度是水的13.6倍。
干空氣在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和20℃時的密度和重度分別為:
ρ = 1.2 Kg/ m3 , γ = 11.82 KN/ m3
常見流體密度和重度表
流體名稱 |
密度 (Kg/m3) |
重度 (KN/m3) |
測定條件 |
||
溫度(℃) |
氣壓 |
||||
氣體 |
氮 |
1.2505 |
12.2674 |
0 |
760mmHg |
氧 |
1.4290 |
14.0185 |
|||
空氣 |
1.2920 |
12.6824 |
|||
一氧化碳 |
1.250 |
12.2625 |
|||
二氧化碳 |
1.9768 |
19.3924 |
|||
液體 |
煤油 |
800-850 |
7848-8338 |
15 |
760mmHg
|
純乙醇 |
790 |
7745 |
15 |
||
水 |
1000 |
9807 |
4 |
||
水銀 |
13590 |
133318 |
0 |
五、流體的黏滯性
流體在流動時,由于內(nèi)摩檫力的作用使流體具有抵抗相對變形(運(yùn)動)的性質(zhì),稱為流體的黏滯性。
流體的黏滯性系數(shù):
流體黏滯性的大小,通常用動力黏滯性系數(shù) μ 和運(yùn)動黏滯性系數(shù) γ 來表示,通常簡稱黏度。
黏度的計(jì)量單位(國際單位制)為 N.s/m2或 Pa.s(帕.秒)
六、流量
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過流斷面的流體的體積或質(zhì)量稱為流量。 前者為體積流量,用 V 表示,
單位為m3/s ;后者稱為質(zhì)量流量,用 M 表示,單位為 Kg/s。
七、流速
單位時間內(nèi)流體流過的距離。
流量、流速、過流斷面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
V = Aυ 或 M = ρv = ρΑυ
式中 V —— 體積流量 m3/s M —— 質(zhì)量流量 Kg/s
υ —— 平均流速 m/s A —— 過流斷面的面積 m2
ρ—— 流體密度 Kg/m3
八、燃料: 固體燃料(木材、可燃頁巖、煤),液體燃料(石油、石油制品、重油、煤油、焦油、合成液體燃料),氣體燃料(天然氣、石油氣、高爐煤氣、焦?fàn)t煤氣、發(fā)生爐煤氣)
九、燃料的熱工性質(zhì)
1、 發(fā)熱量(熱值):
單位質(zhì)量或體積的燃料完全燃燒,當(dāng)燃燒產(chǎn)物冷卻到燃燒前的溫度時所放出的熱量稱為燃料的發(fā)熱量或熱值。
固體、液體燃料的發(fā)熱量單位為 KJ/Kg 。 液體燃料的發(fā)熱量單位為 KJ/Nm3 。
2、 高位發(fā)熱量:QGr
高位發(fā)熱量是指燃料完全燃燒,燃燒產(chǎn)物冷卻到反應(yīng)前的溫度,而其中的水蒸氣(包括燃料中所含水分生成的水蒸氣和燃料中的氫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全部凝結(jié)為0℃水時所放出的熱量。
3、 低位發(fā)熱量:Qdr
低位發(fā)熱量是指燃料完全燃燒后,其燃燒產(chǎn)物中的水蒸氣冷凝為20℃的水蒸氣時所放出的熱量。
1Kg 0℃的水汽化成水蒸氣時,需要的汽化潛熱約為 2500KJ
4、 標(biāo)準(zhǔn)燃料:
對于不同種類的燃料,其發(fā)熱兩差別很大,即使同一品種燃料的發(fā)熱量也會因水分和灰分的含量不同而不同。因此,為便于統(tǒng)計(jì)和評比燃料消耗量,采用了標(biāo)準(zhǔn)燃料的概念。
規(guī)定標(biāo)準(zhǔn)煤的低位發(fā)熱量(收到基組成)為 29270KJ/Kg 既 7000Kcal/Kg;
標(biāo)準(zhǔn)油或標(biāo)準(zhǔn)氣低位發(fā)熱量為 41820 KJ/Kg或41820 KJ/ Nm3
既 10000 Kcal/Kg或10000 Kcal/ Nm3
十、燃料燃燒計(jì)算
1、 過剩空氣系數(shù)(α)
燃料燃燒實(shí)際空氣需要量與理論空氣需要量的比值稱為過??諝庀禂?shù)。
α = VA / V0A 既 VA =αV0A
式中 V0A —— 理論空氣量(計(jì)算值) Nm3/Kg
VA —— 實(shí)際空氣量 Nm3/Kg
2、 空氣量、煙氣量的近似計(jì)算法
燃燒計(jì)算式(國家標(biāo)準(zhǔn)總局推薦)
燃料 |
V0A(Nm3/Kg或Nm3/ Nm3) |
Vo (Nm3/Kg或Nm3/ Nm3) |
煤 |
0.241×Qdr/1000+2 |
0.213×Qdr/1000+1.65 |
重油 |
0.203×Qdr/1000+2 |
0.265×Qdr/1000 |
煤氣 (Qdr <12560KJ/Nm3) |
0.209×Qdr/1000
|
0.173×Qdr/1000+1
|
煤氣 (Qdr >12560KJ/Nm3) |
0.26×Qdr/1000-0.25
|
0.272×Qdr/1000+0.25
|
天然氣 |
0.264×Qdr/1000+0.02 |
0.264 Qdr/1000+1.002 |
式中: V0A —— 理論空氣量(Nm3/Kg或Nm3/ Nm3) Vo —— 理論煙氣量(Nm3/Kg或Nm3/ Nm3)
實(shí)際空氣量 VA = α. V0A
實(shí)際煙氣量 V = Vo + (α- 1)V0A
3、 估算空氣量與煙氣量
不同燃料燃燒時 V0A 與 Vo 的數(shù)值范圍
V0A 與 Vo值 |
煙 煤 (Nm3/Kg) |
重 油 (Nm3/Kg) |
發(fā)生爐煤氣 (Nm3/ Nm3) |
天然氣 (Nm3/ Nm3) |
理論空氣量V0A
|
6 – 8 |
10 - 11 |
1.05 - 1.4 |
9 - 14 |
理論煙氣量Vo
|
6.5 - 8.5 |
10.5 - 12 |
1.9 - 2.2 |
10 - 14.5 |
十一、熱容量和比熱
熱容量:物體溫度變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為該物體的熱容量,其單位是 KJ/℃。
比 熱:單位質(zhì)量物體的熱容量稱為該物體的比熱。比熱可分為三類,其中常用的是質(zhì)量比熱。取單位質(zhì)量物體作為計(jì)量單位時,所得的比熱稱為質(zhì)量比熱,用符號 C表示,單位為KJ/(Kg.℃)
(1)、氣體的定壓比熱:1Kg氣體在壓力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稱為定壓比熱,用符號 Cp表示。
(2)、氣體的定容比熱:1Kg氣體在容積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稱為定容比熱,用符號 Cv表示。
十二、液體的汽化
物質(zhì)從液態(tài)轉(zhuǎn)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稱為汽化,汽化有兩種形式:蒸發(fā)和沸騰。
蒸發(fā):在液體表面上進(jìn)行的汽化過程稱為蒸發(fā)。
沸騰:在液體內(nèi)部和表面同時進(jìn)行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成為沸騰。
十三、飽和狀態(tài)
當(dāng)液體在有限的密閉空間內(nèi)汽化時,液面上的蒸汽分子密度達(dá)到一定程度時,單位時間內(nèi),溢出液面與回到液體中的分子數(shù)量相等,蒸汽與液體的物量保持不變,汽、液兩相處于動平衡狀態(tài)。這種兩相動平衡的狀態(tài)稱為飽和狀態(tài)。此時蒸汽和液體的壓力稱為飽和壓力,它們的溫度稱為飽和溫度(既沸點(diǎn))。相應(yīng)于一定的飽和壓力有一定的飽和溫度。
處于飽和狀態(tài)的蒸汽稱為飽和蒸汽,處于飽和狀態(tài)的液體稱為飽和液體。
飽和蒸汽和飽和液體的混合物成為濕飽和蒸汽,簡稱濕蒸汽。
不含有飽和液體的飽和蒸汽稱為干飽和蒸汽,簡稱為干蒸汽。
如果蒸汽的溫度高與其壓力所對應(yīng)的飽和溫度時,則這種蒸汽稱為過熱蒸汽。過熱蒸汽的溫度和其壓力所對應(yīng)的飽和溫度之差稱為過熱度。
如果液體的溫度低于其壓力所對應(yīng)的飽和溫度時,則這種液體稱為未飽和液體。